嘿嘿,跟俺媳妇去赶集去喽……
还记得小时候咱老家赶集的样子吗?很多欢口的小伙伴恐怕只能在春节期间来感受了,如今这个时节,咱欢口集究竟是什么样子呢?下面就沿着这些画面,一切来领略小镇那种厚重且亲切的乡土之风。在此也深深感谢拍摄的红艳女士,没有她的付出,就没有我们以下的观瞻。
竟然还有卖莲蓬的,估计是从微山湖那边搞来的吧!一块钱五个,贵吗?
在农村,购买电瓶车也许是个永恒不变的话题。趁着赶集,前来问询百事利电瓶车价格的百姓,店老板在耐心解答。
农民伯伯从菜园子里刚摘的,纯有机蔬菜。
落生,才两块三一斤,好便宜!
卖,要有卖相,这位小弟正一丝不苟地把干瘪的花生挑出来。
这些都是复新河里逮的野鱼,穿条子,马尼姑、死光子、cao(四声)鱼、格yai(汪刺鱼),还有河虾。
这个画面熟悉吧,读书时都吃ba的包子,如果他老人家还健在的话,估计,都可以喊他老爷爷了。
俺表叔在卖小板凳和案板面。偷拍的,他看到我拿着相机的样子,肯定会ciyao(讽刺)我,说我“能豆子”(露味,炫耀的意思)。
风尘仆仆的彪悍,沙庄那边过来赶集的吧。
一些商家在做广告,也浩浩荡荡向欢口集进发。
好亲切,赶着羊儿去赶集。但吸引我眼球的不是羊,而是那根拖着尾巴的羊鞭,小时候,我们常常比赛,看谁鞭子打的响。为此,我常常用晒干的马鳖做鞭头,那声音简直是piapia的。
传统的理发手艺,小时候五毛钱理个发,现在五元了,大伯聚精会神的理发,我干咳嗽了好几声,也没看到大伯转过来脸,没办法,只好拍他的脊梁(yang)骨了。
补胎好像没怎么涨价,问了下,两元。
八月十五就要到了,在外的游子们,月饼都给你准备好了(不过,小时候俺喜欢啃月饼边)。在这即将到来的团圆日子,回来看看老家的父母吧,即便忙得实在不能脱身,也要打个长长的电话(最起码30分钟以上),别怪我没提醒你哦,否则有人检举,你可直接进自留地的黑名单喽。
这老两口日子可真滋润,同进同出,真羡慕,是恁庄上的吗?
熟悉的画面,好熟悉的画面,原以为时光流逝了那么多年,一切都在变,但在老家,却好像被定格一般!!
哈哈,挂狗肉招牌卖裤子,遇见相中的衣裳,讨价还价ing……
现在是早上9点,十点左右会很拥挤,所以,我早早地出来,只是大家无法看到真正热闹的场面了。什么事情都是如此,有好处,也会有遗憾。
应有尽有,琳琅满目。
这个蓝色的三轮车上卖的啥,看不清,实在好奇,走进一望,是我喜欢吃的花菜,摊主是薛庙俺二姑家那个村的。
包圆(全部买走)的话,四块一斤,复新河里的野鱼,早上刚从网子里倒出来的。
家乡的金帅苹果,个头不大,但味道很正。有些红富士在卖,但甜份还不够。
知道咱老家苹果的价格吗?说出来吓你一跳。买十块钱的,你拿到家会累的腰酸腿痛。
人在现场,我也搞不懂,这用劈材生火的大哥,不会是要做饭吧!?嘿嘿,故意卖个关子,你懂得。
买蔬菜种前,我得问清楚才行。
看到它们,感觉特亲切特亲切,下次回老家,一定要去做个专访,看看到底是哪个村的能人,还在秉承着咱大欢口的民间工艺文化。求爆料(摊主的村庄、姓名、电话)。
西瓜可甜了,五毛钱一斤。
农贸市场,看到了吧!这个穿白色背心戴着草帽的帅气大爷,一直跟着我的镜头,你看看,上面的画面里就有他。
这个也是俺庄上的,好家伙,车厢里,买了那么多东西啊。现在的老百姓,日子真是好过多了。
咱欢口的特色羊肉,不掺水,不使假,份量足,棒棒得!
眼花缭乱的蔬菜,都不知道该买什么了,先打个电话,问问俺男里要吃啥。
生活用品一应俱全。看到当中的刷fu了吗?用高粱梃子做的。左边的耙子,一下子勾起了我好多的回忆。
天热,感觉肉类生意好像有些清淡。李姓的回民兄弟说,总体来说,还是不错的。
挑辣椒……
遇到自己庄上的熟人了,先聊会,等赶集的人上来了,再做生意。
依次摆放,提前做好准备,迎接大批的“客人”来。
黑黑的大锅里,这是什么油?90后估计不会有多少概念,但50、60、70、80后,必知。
空心菜可真新鲜。再看看右边的两个笨笨的shun瓜,也应该是自产自销的。
陈大庄的葡萄丰收了,尝了下,可真甜,甜的要命,实话实说,可不是做广告哦。
老家的羊肉都是剔骨卖的。
这个位置是哪里呀?
小孩子们的最爱,一个小时候之后,这里将会围着一群“馋嘴猴”。
通常情况下,买包子要排队。
卖哈密瓜的小贩,瓜是外地的,这垂下来的包衫子,可是咱地道的欢口货。
来个莲蓬的特写。
乡村集市,不孬吧!你有多久没赶乡村的夏日大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