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过敏性鼻炎,为什么个人表现不一样呢?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每个人体质的不同。
一、体质之说
体质的概念在中医学中早有认识。最早对体质进行描述的文献,最早见于《灵枢·论痛》:“筋骨之强弱,肌肉之坚脆,皮肤之厚薄,腠理之疏密,各不同……”。《素问·厥论篇》记载:“是人者,质壮,秋冬夺所用”。《内经》中描述的体质是指个体的禀质。张景岳认为:“人者,本也;证者,标也。证随人见。”他所描述的是说个体体质是产生疾病证候的基础,是决定证候性质的重要因素。
目前临床采用最多的体质分型法是王琦的中医体质类型九分法。王琦教授根据中医基础理论和临床体质调查,将体质划分为正常质、阴虚质、阳虚质、痰湿质、湿热质、气虚质、瘀血质、气郁质、特禀质9种类型。他还指出遗传因素作为体质形成的先天因素,对体质形成起着决定性作用,最能体现这点的是特禀质。不同体质的人易感受不同的病邪,即所谓同气相求;病邪入侵人体后又从体质属性而化。
二、表现异同
因此,在接触了同样的花粉后有的人发生了过敏性鼻炎,有的人完全没有异常;有的过敏性鼻炎以流清涕为主要表现,有的则主要表现为头痛,或者伴全身皮疹。
其中气虚质、阳虚质、特异质以及气郁质这4种体质与过敏性鼻炎的发生有着一定的相关性,这与过敏性鼻炎发生的病因病机也是相符的。
鼻的功能正常与否依赖于肺气的温煦和通畅。体质虚寒鼻无以温煦则流清涕。气虚卫外不足,外邪更易侵袭,影响肺宣发肃降之功,进而影响气机条畅,气机瘀滞则出现头、心情郁闷等症状,病情反复难以痊愈。此外过敏体质的病人还可伴喷嚏、皮疹等症状。上述症状对应人的体质,分别可以归纳为气虚质(阳虚质)、气郁质和特禀质。
三、如何辨别
一般来说,气虚质(阳虚质)过敏性鼻炎的病人形体比较赢弱,面色偏白,易于感冒,而在发作时,以流大量清涕为主要表现,鼻粘膜水肿显著,特别是在接触寒冷后,而在温暖环境中病人一般感觉较为舒适。
气郁质过敏性鼻炎的病人平素情绪易于低落,过敏性鼻炎病史长,发作时表现为头部胀痛,下鼻甲可有肥厚,因为症状难以缓解而情绪反复。特禀质过敏性鼻炎病人可有湿疹、哮喘病史,发病时鼻痒明显,可伴眼部瘙痒、全身皮疹等。本病与个体的变应性体质密切相关,本病的发生发展与宿主的免疫紊乱有关,故本病的治疗关键在于恢复机体的正常免疫机能状态,改善特异性体质。
四、如何预防治疗
针灸疗法仍是过敏性鼻炎中医治疗的主流手段,其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疗效确切,并具简单易行、不良反应少、治疗费用较低、能有效降低复发率、患者易于接受与坚持完成治疗疗程、注重未病先防等优点。其中艾灸热敏化穴可以调节和维持体内神经、内分泌、免疫平衡,增强机体抗病能力,督脉为阳脉之海,故取印堂以振奋阳气,增强机体祛邪能力。肺俞、肾俞以补肺肾二脏,提高免疫功能。
而在调护上,通过调整个体体质,则可以达到预防过敏性鼻炎发生的目的。以气虚质为例:饮食上,需注意多吃有益气健脾的食物,如山药、*豆、白扁豆、鸡肉、香菇、大枣、蜂蜜等,少吃具有耗气作用的食物,如空心菜、生萝卜等。起居应规律,避免熬夜或过度劳累。尤其在夏天的中午应适当休息,保持充足睡眠。平时注意保暖,避免运动时出汗受风;减少剧烈运动,可做一些柔缓的运动,如散步、打太极拳等,并持之以恒。此外在食疗上还可长期服用山药粥。
经典案例
患者叶某,女,63岁。初诊:年9月16日,发作性鼻痒、喷嚏、鼻塞、流清涕40余年。且因过敏性鼻炎引发为过敏性哮喘,夜间咳嗽严重,无法入睡,发作后使用鼻喷激素、抗组胺药等,初期尚可控制症状,近年效果不佳,于是转求中医治疗。平时工作压力大,应酬多。自汗,倦怠,纳可,大便黏滞,小便正常。鼻黏膜色淡,无明显肿胀,未见分泌物。舌质紫暗,舌苔*,裂纹舌,脉细弱。
西医诊断:变应性鼻炎;中医诊断:鼻鼽;辨证:肺脾气虚。
治法:益气固表,健脾益肺,补肾助阳。
取穴:第一组穴:天枢、中脘、气海、关元、足三里、三阴交;
第二组穴:膻中、太渊(双)补法,双内关配公孙平补平泻法;
第三组取穴:肺俞(双)、脾俞(双)、胃俞(双)、肾俞(双)、太溪(双)补法。热敏灸肺俞穴(双)、肾俞(双)。
在针刺结合热敏灸治疗4天后,患者自觉鼻塞、流涕、喷嚏症状明显减轻。手法不更,再行针刺治疗15次后,患者鼻痒、喷嚏、鼻塞、流清涕、咳嗽等症状完全消失。再行治疗2周巩固治疗后,随访观察半年未见症状反复。
病案解析
变应性鼻炎属中医“鼻鼽”范畴,认为本病是内外因相互作用所导致,病位虽然在鼻部,但与肺气之盛衰密切相关。《灵枢》记载,“肺乃娇脏,开窍于鼻,肺气亏虚,风寒邪气乘虚而入,肺感寒而气滞,不得宣发,鼻窍不通,发而为鼻鼽。”然而,本病发病除以上因素外,还与脾、肾两脏功能相关。“肺金受邪,由脾胃虚弱不能生肺,乃所生受病也”,肺主气,但脾为肺之母脏,脾气虚则肺气不足,宣降失调,寒湿之邪得以凝聚于鼻而发病。肺主一身之气,但肾为诸气之根。《素问·宣明五气论》认为“五气所病,……肾为欠、为嚏”。
《类证治裁》中也有“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主出气,肾主纳气,阴阳相交,呼吸乃和”的相关记载。肾主纳气,肾气充实,摄纳正常,则呼吸之气可由肺气肃降而下纳于肾,呼吸才能通畅;若肾气虚衰,摄纳无权,则肺失温养,肺气不得肃降,风寒之邪内侵而发生鼽嚏。综上所述,本病发病虽与外邪有关,但与肺、脾、肾三脏功能盛衰尤为密切。本研究以循经辨证取穴为基本原则,以天枢、中脘、气海、关元、足三里、三阴运转中州,调理脾胃之气,以达培土生金的功效。脾胃为后天之本,肺金之母,“四季脾旺不受邪”。因此,选取该组穴位“培土生金”的功效,以达补益肺脾之气,益气固表,扶正祛邪的目的。
膻中、太渊(双)补法,双内关、孙平补平泻法,宣肺理气“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膻中对刺,实为平补平泻,补则益心气、泻则宽心胸。针泻内关、公孙穴,宣通上下、宽胸理气。肺俞(双)、脾俞(双)、胃俞(双)、肾俞(双)、太溪(双)补法调补肺脾肾三脏,艾草性温热,温阳透达,热力能够直达身体深部。热敏灸通过调节机体免疫能力、改善内分泌功能、降低机体的免疫反应等作用,调节机体的特异性及非特异性免疫反应,温经散寒、健脾温肾,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医生介绍周小红
周小红,女,汉族,江西南昌人,医学硕士,中医师,毕业于河北中医学院针灸推拿专业,中国针灸学会会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热敏灸专业委员会会员、河北省特种针法灸法专业委员会员、中国中西结合学会循证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等,主要从事针灸推拿临床与科研工作,工作能力突出,研究方向:热敏灸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效应及其机制研究,获得河北省科学技术成果奖1项、参与省厅级科研项目4项,近两年发表核心期刊学术论文7篇,参与著作1部。擅长: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过敏性皮肤病、过敏性结肠炎等过敏性疾病,脑血管病后遗症、周围性面瘫、神经痛等神经系统疾病,颈椎病、腰椎病、痛经、月经不调,盆腔炎等。
温馨提示:
1: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