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心菜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一毛钱米饭是噱头吗从细节做起,莫喊口 [复制链接]

1#
看白癜风的医院哪家好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jzpj/

响应节约粮食、“光盘行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食堂推出的“一毛钱米饭”引发热议。大多数网友表示支持赞赏,也有人质疑能不能算着账,是不是在“做秀”。我先讲几个小故事。

大学毕业前夕(上世纪九十年代)在湘潭实习,一家对外营业的国有企业食堂很亲民,豆芽呀,空心菜呀,豆腐呀,冬瓜汤呀,苦瓜呀之类的,都是当地家常菜,甚至还有荤菜,丰俭随人,好吃不贵。“师傅,我一块钱,打四个菜,要份米饭,行不?”“要得——”打菜师傅不嫌麻烦,一筷头青菜,几块麻辣豆腐什么的,转眼就给搭配好了。几个同学你一元,他一元,AA制,花最少的钱,吃出了花样,吃出了实惠,我们这帮囊中羞涩的穷学生大呼过瘾。这不就是简版的自助餐模式吗?那个时候的南方国企食堂能这么做,思维很超前,模式很超前,他们生意好得不得了。

转眼间毕业到了山东,进了一家央企。当时晚上到的,还没办完手续,没法吃食堂。就转到一个小饭店,一看菜单,动辄就是吓人的数字,不禁暗皱眉头,心想山东这不知比湖南发达好多倍呀,物价这么贵。坐了三十几个小时火车,火车上没舍得吃什么东西,就要正式入职、踏上社会了,怎么着也要先好好吃顿饱饭吧,一咬牙点了三菜一汤。结果傻眼了,菜是大盘,汤是盆装,馍馍硕大。老板自豪地说道:“咱北方人实诚,分量足,仨俩菜就够五六个兄弟吃饱喝足的。不像南方人,炒个菜几筷子就夹没了,喂猫似的。”我脸上勉强挤出礼貌的微笑,心里恨得直痒痒:“你大爷的,老子一个人初来乍到,明知道我吃不了也不提示一下!”

后来上班了,住单身,吃食堂,在窗口问,“你俩菜搭配着给我各打半份,行不?”师傅摇头,“那不行,厂里规定不允许!”

刚结婚时把父母接来同住,附近有家很大的蔬菜批发市场,批发的话东西巨便宜。一次父母走着去买了个几十斤的大冬瓜,足够吃一冬天,结果是——没怎么吃,坏掉了。

前段时间,疫情有所缓解后,又去那家蔬菜批发市场怀旧。疫情影响,人很冷清,心血来潮想顺便买块姜,结果摆摊大叔瓮声瓮气说了句,“量少不卖,俺只对大客户做批发!”够硬气呀,爷们!生意清淡之时,喝西北风也不忘咱是批发商,不搞零售,咱是有身份的人呀。这操守,我是不是应该点个赞呢?

啰嗦了这么多,是想说,“一毛钱米饭”事小,背后却有要不要节约、怎么点滴节约、如何更好地实现节约的大文章。我想有三点大家可以一起探讨:

一要打破固化思维。现代社会,武松那样“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消费需求少了,喜欢精致生活,小杯小盏接受精细服务的消费者多了。米饭一毛钱卖不着了,半份钱太麻烦了,这么做了会亏死的。明明社会环境已发生变化了却不自知,总说以前就是这么干的,制度就是这么规定的,生活中这样的腔调太多了,什么事能不能做成。要有强烈的目标意识,社会需求是什么样子的,是如何发展变化的,我要研究、要跟踪、要应时而变,说到底我是为满足社会需求服务的嘛!这个过程,有可能成功,也有可能失败,但不想改变,就不会有改变。北方南方,动能转换冰火两重天,从小环节就可看出些门道。人家是以用户为中心,不怕麻烦自己,变着法子让对方满意,我们是以自我为中心,从政府官员到开饭店搞批发的都优越感爆棚,故步自封视用户为无物。

二要擅于精细管理。有节约的想法和意识了,还要拿出真办法,不然也是放空炮、走形式。既让人吃得好少花钱,又能收到良好的效益,这是个矛盾,但并非无解。本来是平民饭店,非想着来个客就挣他百十块,不如精细化地成本核算、菜品搭配、模式创新,设身处地为食客着想,让人少花钱吃得好,人气旺了生意也自然红火。我们看到,半份菜、小份菜、引导适量点菜、推出单人套餐……新型餐饮模式,已在重庆、长沙等地悄然推开,有了成功的案例。今后发展的趋势,很可能餐饮企业要公布每份菜中究竟使用了多少原材料或最终装盘菜肴分量,而不是模糊着用“例”“份”“盆”等这些量词。还有,指导消费者合理点菜也很有必要,真正全吃饱,不浪费。总之,点滴节约是方向,“一毛钱米饭”也好,“半份菜”也好,都是具体的手段,手段是为目的服务的,谁更多研究社会趋势、消费心理,谁就更能在精细精准精致上做好文章。

三要重视科技创新。节约实质是对稀缺性资源的合理使用、充分利用,根本要靠科技创新。比如,信息时代催生了电子商务等新商业模式,传统消费行为的时空限制完全突破了,消费者个性化的便利消费有了满足的手段,节约了消费成本,提高了消费效率。现在的孩子拿个手机就可以点外卖,轻轻一点送餐小哥就把香喷喷的可口饭菜点对点送来了,这在过去是完全不可想象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