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临床科研与诊疗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170616/5464402.html“你们的良心哪里去了?周总理死了还穿这身旧衣服吗?”
年1月8日,周总理在北京去世,在料理后事的过程中,负责给周总理治丧的同志看到周总理的警卫员拿出了一套旧衣服给周总理换上,气得张口大骂。
周总理一生节俭,众所周知,有很多事例可举。下面就一起来分享一下,这些读完让人泪目的事迹:
一、周总理的遗物,件件残旧
周总理的每一件生前遗物,都彰显了一代伟人的朴素情怀。
周总理常年用的墨盒和其中一个笔筒是我军某部击落的U-2飞机残骸做的,还有一个笔筒就是个喝水杯;台灯是电工和铁工师傅用已有的水管、铁皮加工焊接而成,自年摆放在了周总理病房的办公桌上,直至年1月8日总理离开,伴随总理度过了最后一天。
总理寝室里摆的是普通木床,平常的棕绷床垫,没有毛毯,没有装饰。从《周恩来传》中我得知,他在延安住窑洞时,他的炕就非常简单,炕上放着两块旧木板,上面铺一层稻草和一条旧毛毯,床上有一条床单,一床使了好长时间的被子和一只当做枕头的背包。没想到在新中国成立后,他在西花厅的床铺依然简单。
周总理一生俭朴,一直在用的一块上海牌手表还是年从上海手表厂买的。他的身后,真的没有一分财产。
二、周总理的住所,不允许装修
西花厅在紫禁城旁一块静谧的地方,是周总理和夫人邓颖超从年11月起直至去世的办公地和住所,中南海西花厅原是西花园的旧房子,后来又多次遭到兵乱而无人问津,到建国初已是破旧不堪。
西花厅的地面,就像地球表面那样高低不平,它泛潮泛碱,但周总理住进前只是进行了简单的补漏粉刷,并没有大兴土木,就将不那么舒适的西花厅作为自己办公和生活的场所了。
每到冬天到来,簌簌的寒风就会从四面八方冲过来,在那样的恶劣天气里,住在西花厅的人都用报纸糊窗户抵御寒风。
周总理自住进后,不许装修,不许翻新,经常阻挡那些建筑工与油漆工对房屋进行整修。面对这种情况,总理身边的工作人员只能趁他出国访问之际做一些必要的修缮。
一次,周恩来外出回来时漠然凝视着家中的新窗帘,那是未经他同意在他外出时装的,他看到这些并不高兴,命令马上物还原样。周恩来同样不让他们换掉毗邻一座车库里的一根破裂的房梁。他说,在中国目前的贫困状态下,资源应更好地用在其他方面,如果继续使用,这根房梁肯定还会支撑几年。
于是,周总理就在那样“破旧”的西花厅里度过了余生。
三、周总理出访国外,不置新衣,不给人洗澡
1.不置新衣
年4月至7月,参加日内瓦会议的周恩来穿着一身呢大衣,戴着一顶毛毡帽,走在瑞士日内瓦街头,让全世界看到了一个气宇轩昂、风度翩翩的来自东方的伟人。
想必大家都对周总理那张经典的照片印象很深,也被他的气质吸引,看了这张照片的我,还以为总理有很多“战衣”呢,后来才知道,总理的衣服,其实很少,每次会见外宾或出国访问仅有几套衣服换来换去。
年出访亚、非、欧十四国时,穿了很久的法兰绒外衣表层绒毛都磨掉了,右边袖子肘部还磨破了一个洞,周总理身边的人都想买新的给他,他却说补一补还可以穿,外宾也不会看后面。到了埃及,使馆的同志看到总理换洗的衬衣都大吃一惊,没想到为全国人民操劳的国家总理穿的竟是这样的旧衣服,还不如使馆一位普通工作人员穿得好。
然而,使馆的同志不知道的是,即使这样的衬衣,已经是总理常穿的几件中比较好一点的了,这是总理年为出席日内瓦会议时做的。
2.不给人洗澡
年底访问几内亚时,周总理下榻在像蒙古包式的草房内,他说这个城市用水很困难,用的水是人们用罐子从十几里外的地方送来的,我们只住一个晚上,尽量节约用水,大家擦一擦身子就行了,不要洗澡。
于是,在地面都在冒着热气的炎热天气里,一天的活动结束后,周总理没有洗澡,只是擦了下身子就睡觉了。
四、周总理的吃食,不准人做高档菜,不浪费一粒米饭
1.不准人做高档菜
周总理吃的一向比较简单,一荤一素一汤是他午餐或晚餐的标配,荤菜一般是普通百姓餐桌上常见鱼或肉,素菜是像蚕豆、豌豆和空心菜等这些普通蔬菜,早餐通常是一杯牛奶或者一碗玉米糊,再加两三片面包,即使离京去外地也不会有什么不同,因为他不准别人特地做高档菜。
周总理在国内视察,他规定不准酒水招待,不准摆水果,两菜一汤吃饭,无论走到哪里都是尽量不花公费,茶叶也是自带。
2.不浪费一粒米饭
周总理总是把饭菜吃得很干净,就算是不小心掉在桌上的饭粒也会捡起来,还会留一片菜叶到最后抹过碗底后吃掉,或者把盘子里剩的汤用开水冲一冲喝下。吃剩的饭菜留到下餐再吃,一条10厘米长的小鲫鱼可以吃上两顿,吃剩了的一块小豆腐乳也不准丢掉。
其实他不是不爱吃,他爱吃的各种食品有很多,如多刺但味美鲜嫩的鲫鱼、鱼和面条,等等。但是,他桌上用的谷类食物必须是未经细加工的杂粮。
他的不浪费,是在提醒人们,不要只顾革命胜利了,就忘了艰苦奋斗,大家要注意节俭。
还记得小时候我妈经常跟我说要“忆苦思甜”,看来总理是时时都在做这件事。
五、周总理的日常用品,“不破不用”
周总理平时除了不准身边的工作人员为他做新衣裳,就连换新毛巾也难,要经他本人同意才能换。
我们都知道,毛巾多是中间先破,这时,总理会把毛巾从中间破处剪开,重新缝合再用,毛巾补了补改成浴巾,之后再变成擦手巾,当它擦得一段时间不能再用时,他又用它来擦鞋。
说出来可能有人不信,总理二十年来只穿了两双皮鞋,袜子没有一双不带补丁的。当总理的袜子破了,有人想给他换,说辞是总理要应酬,被人看见不好,周总理说会客时人家又不会让你脱下鞋来看看袜子,就把破的地方再补一补吧。补袜子用的袜板,解放战争时期就用了,从西柏坡带进北京城,一直用到去世。
总理去世后展出的打满补丁的袜子,竟令人难以置信地穿了30年,从他做总理之前一直到他逝世为止。
结束语
以上,有关周恩来日常生活方面的诸如此类的故事还流传着很多,就不一一细说了……
没看书之前,我就非常敬佩周总理,看完《周恩来传》,让我对总理的敬佩又多了几分。
据记载,在周恩来总理逝世的第二天,联合国降下了半旗。时任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姆站出来,在联合国大厦前的台阶上发表了一次时间极短的演讲,总共不到一分钟。
他说:“为了悼念周恩来,联合国降下半旗,原因有二:一是,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她的金银财宝多得不计其数,可她的总理周恩来没有一分钱的存款;二是,中国有十亿人口,占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可她的总理周恩来,却没有一个孩子!你们任何国家元首,如果能做到其中一条,总部将照样为他降半旗!”
看完这些,忍不住潸然泪下,人民好总理,一生为人民的好日子而奋斗,自己却从来没有享受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