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了趟湘潭老家,夏天的绿意盎然,
让我忍不住菜园子浪了一波。
有开着花结着果的辣椒树,
没咋看到豆荚的毛豆,
长出嫩叶的芋头,
还有茁壮成长的空心菜。
(哎,我说,该除草了)
说到空心菜,我们这边叫蕹菜[wèng]。
蕹菜分两种,一种藤蕹,一种紫蕹。
藤蕹是吃梗子的,紫蕹是吃叶子的。
作为一个典型的偶尔挑食的小朋友,
带叶子的菜基本都不怎么爱吃,
比如紫蕹,反倒是迷上了超下饭的藤蕹。
大家在选购藤蕹的时候,
还是不能像我小时候那样,
认为越大越长越好,老得牛都嚼不动,
真的感觉没上智商税。
像我这样,直接地里掐一把,
带回来炒一份,感觉还是很好滴。
清炒蕹菜梗
主材:藤蕹
辅材:大蒜、红椒、酱油、盐、油、豆豉(不好意思,被我遗忘了)
Step1.藤蕹去叶洗净,去除老化部分,拍扁(碎)
Step2.切段,如果喜欢细腻口感的可以切圈
Step3.大蒜拍碎,稍微切碎
Step4.热锅热油,爆香大蒜
Step5.下藤蕹翻炒
Step6.藤蕹变绿,放红椒、酱油、醋
Step7.红椒半熟,放盐,吊一点清水起锅
以前一直叫蕹菜蕹菜,
觉得是湘潭的方言,
没想到真的是官方学名。
吃过最嫩的蕹菜是在三亚,
估计是水培的。
吃过最老的是在今天,
没错,就是你们看到的下面这一盘。
这么多年了,我这习惯还是没改,
逮着又大又长的摘。
每个地方对空心菜的叫法都不同,
原以为空心菜是官方语言,
后来才知道闽贵川那边这样叫。
那你家乡又怎么称呼它呢?
最后,周末了,
有空常回老家看看,
见惯了钢筋混凝土,
回老家,兜着风,
听着《稻香》,寻找最初的美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