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心菜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教育在线老师,你快乐的源泉在哪里 [复制链接]

1#

备课、讲课、批作业、改试卷、找学生谈话、和家长沟通......小编还能罗列至少五十条老师们的日常工作,它们既繁杂细小,又意义重大。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它们是否消耗了您的激情,让您看不到这份职业里的快乐呢?

让我们一起重新发现独属于教师的快乐,愿每一位教师都能够体会到教育生活的美好与幸福,愿每一位教师都能够过上理想的教育生活。

教师的职业倦怠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有了职业倦怠,工作的效果和生活的幸福就会大打折扣。身边同行众多,朋友圈子也基本是做老师的居多。相处时间长了,发现不快乐的老师很多。就算是那些被各地教育局选拔出来的受到器重的参加“国培”的骨干教师,说起自己的学校和学生时,也是诸多不满,牢骚满腹又无可奈何。

80多年前,梁启超先生在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做了一次演讲,题目是《敬业与乐业》。他在演讲里提到天下有两等“苦人”:天下第一等苦人是无业游民。因为他们终日闲游浪荡,不知把自己的身心摆在哪里;天下第二等苦人是厌恶自己本业的人。因为他们虽然厌恶自己本业,但是“这件事分明不能不做,却满肚子里不愿意做。不愿意做逃得了吗?到底不能。结果还是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去做。”

80多年后,这番话仍是发人深省。想一想,如果厌恶自己的工作,那么生活岂不是折磨?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而老先生早就告诉我们——“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既然如此,我们要做的,就是去寻找这些趣味,去发现这些快乐。

源泉一:生命有挑战,工作能进步,你会快乐

职场上,老板为了让员工积极工作,一般采用的方式是为员工的发展创造机会,说白了就是提拔。如果让一个员工在一个角色上停留太久,自然会产生消极和倦怠。

在教育行业,也有这样的做法,比如不断地提拔,从普通教师提拔为中层乃至校长,也有针对所有教师的职称评定,那更是与退休后的工资成正比。如今,普通中学的教师也可以晋升为大学正教授级别了。

然而,职业的倦怠感还是不断在滋生。金钱利益的增长,并不能对抗来自内心深处的疲惫与厌倦。

唯有当一个人的生命有进展的时候,才会有满意度与幸福感。停留于现状,是滋生倦怠的一个重要原因。

因为,幸福感来自精神层面,唯有同样是精神层面的生命进展才可以与之同步而行。

教师,必须要在工作中自我感觉到自己在不断地进步中,才不会心生厌倦。

一节课上下来,觉得很流畅,很好地完成了教学计划,师生互动很默契,心里会有快乐;

一次试考下来,成绩令人满意,就算是很差的学生也在尽力而为,心里会有快乐;

做班主任的,清早走进教室,看到值日生在打扫卫生,课代表在收作业,其他学生在座位上看书,一切井然有序,心里会有快乐;

做班主任的,听到搭班的任课老师赞扬自己的学生听课认真,作业认真,行为乖巧有礼貌,心里会有快乐……

假如还不能做到让全班面貌焕然一新,那也不要紧,就从个别学生开始。换一种眼光看待他,带一份好奇研究他,用一份爱心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