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进入当时的浙江农业大学畜牧专业就读的王国章没有想到,从学生到老师,和农业的缘分一结就是30多年。现任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农业教师、现代农业教育实验园主任的王国章说:“我这辈子注定是‘为农而生、因农而荣’,要和农业打一辈子交道了。”
其实,大学毕业刚就业不久,王国章也曾有机会脱离农业,毕竟,他任教的朗霞新新中学是一所普通初级中学,担任的也是数学、自然科学等学科的教学工作。然而,一切都是机缘巧合,这所学校居然有一家小型的养猪场,当学校领导看到他的“农大”资历后,干脆把养猪场的工作也一并交给了他。“科学养殖是大有发展前途的,再说我也并不拒绝做个‘猪倌’,养猪场的工作就这么接下来了。”没几年,他的一项养猪科研成果就获得了科技进步奖。王国章曾经开玩笑地说,如果不是因为后来调离原学校,离开养猪场,说不定他已经是一名养猪专家或养猪专业户了。
年,市二职校因为开办农经专业的需要,向王国章发出了邀请,也是从那时起,他的工作才真正和大农业挂上了钩。“一开始,我是教园艺的,樱桃番茄、网纹甜瓜、茄子……基本上适合本地种植的蔬菜、瓜果我们都试种过,因为农业教学只有经常走到田间地头,接近作物、了解作物,才能收到真正的成效。”后来学校的农业教育实验园,就成了王国章带领学生开展教科研活动的主要基地。从花卉苗木、蔬菜栽培,到畜禽养殖、宠物美容,实验园如同一个大型农业试验场,而王国章和他的学生就是“研究员”,对花草树木的生长周期,或是动物的新陈代谢进行长期研究。
公斤的空心菜树
“要么不干,干就要干到最好。”对工作,王国章是个“爱较真”的人。当年,为了让学生掌握智能温室中的蔬菜种植和无土栽培技术,更直观地了解先进的设施农业生产技术,他用PVC管道作花盆,以营养液代替土壤,历时近8个月,培育出一株重达公斤的空心菜,创下了该项目的农业吉尼斯纪录。“让植物在管道上正常生长,可以大大节省空间,虽然这只是一个实验,但也充分说明了这项技术的成熟性。这项技术不仅可以应用在农业生产中,还能种花养草、美化环境呢!”王国章的这项创新技术曾获得浙江省首届教师创新大赛一等奖。
务实创新是他的工作特色。在紧张的教学、实践工作中,王国章不忘总结教学规律,思考不止,笔耕不辍。截至目前,他主持和参与完成国家级、省市级教学科研课题13个,农业科研课题8个,主编出版农业教材3册,参与编写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等教材14册,撰写全国小学生劳动技术教材与教参12册。同时,他撰写的论文、主持的课题,也多次在全国、省和宁波市的各级比赛、成果展示中获奖。由他首创的“承包种养”、“田间课堂”和“三环七步”教学模式,在教育教学中得到推广应用并取得积极成效。
合适的人遇上对的专业,是件幸运的事。作为省农业特级教师、省教科研先进个人,王国章的成功绝非一朝一夕。“干一行、爱一行”是王国章一贯的做法。农业教育是一门实用性学科,他总是从实际需求出发,一边悉心指导学生,一边潜心搞农业科研,还经常为周边农民提供技术服务,义务帮助农民申报农业项目,并到多个乡镇(街道)开展种植、养殖技术讲座。“农业教学要强化实践操作,把学生的兴趣培养起来,把教学和生产实际结合起来,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王国章说。
编辑:徐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