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株洲2月21日讯(通讯员张媛肖斌)雨水节气已至,天元区开始了繁忙的春耕备耕。虽然今年的春季因新冠肺炎疫情的突发而变得不同寻常,但粮为民之本,农时不等人。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农业生产复产正稳步推进。
镜头一:初春脚步近,正是备耕时
“保持平衡上升”“要找到参照物”“手保持力度一致”……2月17日上午,在群丰镇石塘社区株洲金朝阳农机合作社,两名工作人员正在进行农用植保无人机的操作培训。负责人袁海波说,现有的2台农用植保无人机不够用了,准备还引进一台,为春耕做准备。
袁海波同时还是石塘山种养殖合作社的负责人,今年承包了亩的水稻,亩的蔬菜地和80亩的水塘。眼下,大棚里的辣椒苗已经长出嫩绿的新叶,鱼塘里也放了10多万元的台湾泥鳅苗。根据疫情防控要求,合作社提出复产申请并报备了用工情况。通过后,袁海波召集合作社的其他人员,第一时间向村里报到并每天进行了体温检测等。
镜头二:春暖春光媚,基地蔬菜鲜
在雷打石镇铁篱村事达种植专业合作社的亩蔬菜基地里,黄瓜、空心菜、甜瓜、茄子等蔬菜已完成春季育苗和播种任务。10亩黄瓜和10多亩辣椒预计4月中下旬可以上市了。
“从早上5点多就开始干活了。春天来了,一切都在向好的方面发展。”负责人说,每天菜地里能够采摘多斤的红菜薹和白菜薹供应到市区。
而伞铺村的绿之优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蔬菜采用有机盆菜的方法,生产成本高,主要供给高端餐饮,这次疫情,让他们损失不少。但绿之优的负责人姜兴还是很有信心:“我们的大盆蔬菜基本是即出即种,很多时候还是能够很好地控制种植的速度。”
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为切实提高年农民及大户的春耕备耕积极性,根据有关文件精神,天元区共核实发放年惠农补贴资金万元。
镜头三:党员带头忙生产,共盼桑叶满枝头
天气日渐暖和,马家河街道古桑洲社区的居民们戴着口罩纷纷下地进行农事活动,给桑树锄草、剪枝,种菜、施肥,煮蚕茧、择茧、拉丝......田间地头一派繁忙的景象。
“古桑洲的居民世世代代以种桑养蚕为生,如果现在不尽快春耕,那大家的收入就要大打折扣了。如今,社区党支部正积极组织党员带头恢复农业生产。”古桑洲社区党支部书记刘满元说到。
古桑洲社区四面环水,享有天然阻断疫情的屏障。在前期防疫工作中,社区“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牢牢把好渡船过渡关卡,并对岛内居民进行了全面的信息摸排,岛内至今无一例疑似和确诊病例。
疫情没能阻挡春耕的脚步,古桑洲居民盼望着疫情早日过去,桑叶能绿满枝头,盼望着码头恢复往日的游人如织。
镜头四:转战互联网,线上销售更给力
这几天,湖南上橙有机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忙得两脚不沾地,有条不紊地处理销售平台的订单。
“上午发货,中餐就能端上桌了,客户足不出户就能吃到新鲜蔬菜。”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由于疫情影响,他们摒弃传统的靠酒店、超市等线下渠道销售,转战互联网平台。为了满足更多客户的线上购物便利性以及配送的时效性,上橙有机新鲜时蔬即将上线美团、京东等平台,未来将有来个配送网点,实现全市30分钟内配送到位。
同样采取网上销售的还有湖南叁农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他们从正月初三开始复工上岗,对接社区网格建设管理群,社区居民可直接通过手机下单。
天元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天元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新农人,在加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同时,开动脑筋探索生鲜农产品销售新模式,涌现了“基地+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