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减少食物营养在烹调中的损失?食物在烹调时,需要进行清洗、加热等过程,如果方法不当,就会使营养素丢失或遭到破坏,因此应注意烹调方法,蔬菜中富含维生素C及矿物质,储存时间过长会失去其中的维生素,烹调时要先洗后切,菠菜、空心菜等因含草酸,可先用开水烫后再切,做菜时要等油热或水开时再将菜放入炒锅,最好用铁锅,急火快炒,炒好后再放盐及其他调料,最好能现吃现做的。
煮炖鱼、肉时,汤中含有一定量的营养物质,应吃肉喝汤,给孩子制作肉制品时,国内比较习惯做肉丸子,即将新鲜瘦肉剁碎,加入少许淀粉、调米和水,上锅蒸熟,这种做法可保证肉质鲜嫩,营养成分丢失少,且利于消化吸收,做米饭或稀饭时,淘米次数要适宜,过去为了减少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丢失,强调要尽量少洗,但这几年由于化肥、农药的广泛使用,已使米、面受到污染,应适度清洗,应使用冷水淘米,淘干净的米放在碗或盆里加水适量,上锅蒸好即可,这样营养损失较少,做好的稀饭要连米带汤一起吃,注意不要在煮粥时放碱,以免破坏维生素。
鸡蛋牛奶一块吃好不好?有的家长感觉给孩子添加鸡蛋比较麻烦,干脆将鸡蛋打在牛奶中,煮开后让孩子喝,这样1袋牛奶1个鸡蛋,孩子会毫不费力地吃下去,然而这种方法是不科学的,牛奶和鸡蛋都是孩子很好的食品,但两者放在一起煮会影响其营养成分的消化吸收,鸡蛋中的某些成分影响牛奶中蛋白质的消化吸收,而牛奶可影响鸡蛋中铁的吸收和利用,所以鸡蛋和牛奶还是分开食用为好。
常喝骨头汤可以补钙吗?一些家长为增加营养和钙质,经常煲骨头汤给孩子吃,以帮助孩子骨骼成长,防止软骨病,但究竟这些骨头汤的营养价值如何呢?先从钙质的角度来看骨头汤只能提供少量的钙质,相比之下吃芥蓝、豆腐或牛奶会是更佳的选择,骨头汤除了钙质不多外,脂肪含量较高,据专家测定在撇油前,每百克猪脊骨汤含3.5克脂肪,因此多喝骨头汤会对心脏产生不良影响,因此要适当选用。
蛋黄和菠菜可以补血吗?婴儿长到4个月左右,大家会想到应该加些蛋黄来预防贫血,对患有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婴幼儿,家长总是鼓励孩子多吃些蛋黄和菠菜,但是目前发现它们的补血效果并不理想,蛋类的确营养丰富,含铁也不少,每个蛋黄约含2毫克铁,但它常常与含磷的有机物紧密结合,吸收率只有3%,而猪肝和瘦肉不仅含铁丰富(每克中分别含铁25毫克和3.0毫克,并且吸收率高达22%,为蛋黄所望尘莫及。
再看看菠菜,含铁量其实并不多(每克中含1.9毫克),远远低于豆类(10.2毫克)、韭菜(8.9毫克)、芹菜(5.2毫克),仅与大米的含铁量(1.4~2.6)毫克)相仿,此外菠菜还含有大量的草酸,容易和铁结合生成难以溶解的草酸铁,故其吸收率仅1.3%,因此菠菜也并非是补血佳品,对于轻度的贫血,可通过多吃些含铁丰富的食物来纠正,但要注意铁的吸收率,同时注意食品的搭配,例如瘦肉在肠道中分解产生的半胱氨酸等物质能有效地协助铁的吸收,因此肉类与蔬菜同吃,能显著地提高蔬菜中铁的吸收率,为了防止婴幼儿发生营养性缺铁性贫血,从出生后4个月起,应逐渐添加肝泥、瘦肉沫、豆粉、煮烂的菜叶以及去骨的鱼等食品,这样比单吃蛋黄和菠菜纠正贫血更为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