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亮
前段儿,流传俩热图。一是身穿蓝色制服执法人员,在以市井烟火气著称的农贸市场,半蹲在一菜摊前,手执一红绳,比量菜品码放是否合规。
这一幕看得你想哭又想笑,五味杂陈,难以名状。魔幻荒诞,却是现实。以扯绳拉线来比照丈量,并非没见过。最常见的,当然是木工砌匠路桥工程,城建乃至家装领域。这或是从鲁班时期开始,木工“绳墨”一词的本意。
再者,就只有一些庄严肃穆正式场合。比如军事仪仗,盛会主场。那些整齐划一高标严规,本非常例。把这种超高标准,生硬照搬到每日青菜萝卜,柴米油盐的菜场摊位,不仅违和突兀,而且滑稽可笑。
就像居家深宅,却连吃饭睡觉如厕无时无刻,都西装领带衬衫皮鞋,披挂整齐,板板正正,一丝不苟一样。不是不行,只是实在别扭难受。如是自己癖好,也无可非议,若是行政强制,连在家小背心大裤衩睡衣拖鞋,随意宅家之乐也要染指,就病得不清了。
正是这一点上,拉线照,才显出另一嘴脸,另一张图显示,对于超标部分,也即支出摊位的菜蔬,执法人员,直接手拿园艺大剪,嘁哩喀喳,一顿狂剪乱修。
若说公园绿植乃至杂草超标,要被齐齐剃头削剪,是市政园林工作一部分,那菜市仅因超出摊位一两寸就遭乱剪的蔬菜,则只是行政乱作为的明证。看着被剪得齐整的莴笋,花菜,空心菜,就如看着一副权力任性妄为的浮世绘隐喻图。
因为,退一万步,假如真按所谓“不能超出”的土办法,柔性执法依然可以是宣讲到位,争取理解,然后执法也只需把冒头那一寸推进即可,完全不用动刀动剪。那是菜不是草,小本经营,一分一毫,来之不易。每一剪下去,就是民脂民膏被浪费被糟践。摊主和网友,心都在滴血。
后证实,这非讽刺网剧摆拍图,而就是南宁某菜市场执法现场。面对如潮非议,当事者竟未认错,而是嘴硬狡辩,这是“用绣花功夫来进行农贸市场精细化管理”。就算真有“绣花功夫”令,政策初衷也该是落脚“精细管理”。绣花是让精细人性化执法,而不是尽整幺蛾子,花拳绣腿,变成扰民又不中用的绣花枕头。
老旧小区改造,不是折腾居民,而是为老小区谋福。“上至天花顶板数米高,下到明沟暗渠水里捞,垃圾、蛛网、‘牛皮癣’全都消灭掉。莫让经营摊位把线超,也要车辆停放齐又好。”
不知别的谋福祉条款是否落实,却只见逮着最简单的“莫让把线超”,捧鸡毛当令箭。这应是说不要占道越位,而不是要让摊贩战战兢兢,带着显微镜卖菜。更没说,“超线”菜,你就有权力随意乱剪破坏吧?
所以,不过是个别基层执法者,又一次把经念歪。但“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的权力语境是如何形成的,或也是比剪菜乱作为更值探究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