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看白癜风比较好的医院是哪家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sfxbdf/「本文来源:福州晚报」
11年前,大学毕业不久的魏长,
带着有机农业的新理念
来到闽侯白沙镇林柄村,
创立了一个生态农场。
如今,农场规模扩大到30亩,
订单客户增至多户;
村民踊跃参与成立合作社,
种植面积近亩,
有机果蔬种类达上百种;
村内新增3家有机农场……
▲魏长一直遵循“自然农法”来种植农作物
魏长用自己独特的方式,
重塑农业与餐桌、农人与土地的关系,
给林柄村带来新的发展模式,
展现了“有机农人”
助推乡村振兴的力量。
从4亩地起步
遵循“自然农法”
魏长今年37岁,毕业于福建农林大学农学院。毕业后,他当过农业技术员、贸易员等,但想当“农人”的念头从未断过。
年,魏长选择扎根在大学期间常来社会实践的林柄村,开始自己的有机农业创业之路。
魏长从4亩地起步,每亩地里混种着丝瓜、葫瓜、生菜、莴苣、空心菜等10多种蔬菜。他遵循“自然农法”——不打化学农药、不施化肥、不用除草剂,主要种植本地当季的蔬菜,通过间混套种、粘虫板,以及必要的少量生物农药,实现减少虫害。土里的肥料是处理过的秸秆和鸡鸭牛粪,并靠蚯蚓松土堆肥。
在魏长看来,有机农业不仅能够获得更健康、均衡的食品,保证食品安全,还是一个可持续的生产方式。
用成绩来回应
让质疑变认可
▲魏长向记者介绍农场里的农副产品
有机农业,在11年前的国内尚不流行。在当地村民眼里,魏长的行为就是在“瞎折腾”,如同一个“门外汉”。
“一开始订单客户只有2户,可谓举步维艰。但既然决定了,就要坚持走下去,用成绩来回应。”魏长说,他的佳美农场走的是CSA(社区互助农业)运营模式,即消费者预付定金后,农场生产的果蔬便通过订单方式配送到户。
为了增加销量,魏长先是开摩托车,再转乘公交车一路辗转到福州市区送货,乐此不疲。
村民对魏长认可的转折点,出现在年底。那一年,村民种植的蔬菜大量滞销。其中,大白菜每斤跌至0.2元仍无人问津。而大家惊奇地发现,魏长地里混种的10多种蔬菜,每周都有分批次产出,几个品种相互搭配后,供往福州,竟能卖出每斤6元,供不应求。
从那时候起,不断有村民向魏长“取经”,并寻求加入。魏长也不吝惜,频繁为村民开设讲座。年,闽侯县佳美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成立。
11年来,佳美农场规模从4亩扩大到30亩,订单客户从2户增长到多户,年营业额从一开始的20万元,增至去年的万元。佳美农场的有机果蔬加工品,也开发了20多种,包括精油、面条等。
如今,受佳美农场影响,林柄村新增了3家有机农场,参与有机农业种植的村民达30多户,种植面积近亩,有机果蔬种类达上百种。其中,有一户村民通过贩卖有机果蔬,创造单月收入1.7万元的纪录。
魏长说,他将继续完善农场的配套设施,给市民一个更好的研学体验环境。
END
福州晚报记者陈木易/文林双伟/摄
新媒体编辑王杨林
监制管慧危砖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