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心菜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海的女儿少儿不宜孩子要恋爱父母怎么办 [复制链接]

1#

身为中国家长有多难,看看《见字如面》最新一期节目《少年愁》便知道了,几封信件道尽为人父母的忧愁与焦虑:孩子小时,要不要给他们读经典童话,《海的女儿》《灰姑娘》究竟是名著还是毒物?等到孩子上了学,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家长被迫重读九年义务教育;好不容易孩子长大,到了青春期,恋爱问题又让人操碎了心……

少年愁,其实是家长愁,有争议、有吐槽、亦有诚挚的建议,这一期《见字如面》直面成长的烦恼,在思辨与倾听中,破解教育痛点。

当著名童话遭遇现代解读:《海的女儿》是佳作还是毒物?

“就为了一个只看过一眼的男人,就需要用姐妹们美丽的长发这样的资源、用无法说话这种残忍的自我阉割、用直立行走如刀割般终身痛苦的代价,去换一个所谓的嫁给王子的归宿?”

网友“轻成一只飞燕”是一位年轻的母亲,在看到女儿从故事机里听《海的女儿》的故事时,她立马按下了开关。在她看来,这篇安徒生童话经典非常不适合读给女孩们听。因为,小美人鱼通过牺牲自我而争取王子的爱情根本不是合理的爱情,而是通过矮化女性讨好男性的表现。她告诫女儿,没有任何人值得你付出生命。同时,她还认为,所有以王子和公主从此过上幸福生活为结局的童话,其实也都不适合讲给女孩们听。“因为,人类的女孩们应该知道的,她们不是只能年轻美丽、柔善可欺,也不是只能拥有嫁给王子这一种结局。”

这封信在网络上激起了关于是否该让孩子读经典童话的热议,节目在抖音短视频平台发布的信件卡段收到了多条网友评论,不少网友都表示认同信件作者的观点。

网友“雀斑霉少女”称自己一直都很后悔看的第一篇故事是美人鱼,“希望以后的女孩子也不要为了任何人牺牲自己,你的人生从来都不止有爱情还有很多更重要的东西。”

网友“”也表示这封信打开了她多年的心结。“看过小美人鱼后,一度觉得真的爱一个人就该是痛苦的,没有快乐的,进而会觉得爱人对自己的好和幸福都是错的,潜意识中一定要毁掉别人对自己的好。”

有趣的是,《见字如面》所引发的并非只是对信件单一认同的讨论,而是真正变成了激活受众独立思考的起点。比如嘉宾许子东认为《海的女儿》的核心是爱,灵魂、宗教,对于这本童话的解读不能从单一的角度出发。在他看来,人类活动是经济、科学、宗教、艺术综合作用的结果,爱就要有回报只是从经济角度的单一考量。

而网友“果子狸”则表示不同意许子东的看法:“爱和付出,也许是人类永恒的话题,但是现在的问题是,女性在亲密关系中的自我牺牲和自我阉割都太严重了,现代的母亲,想要为女儿切断这样的洗脑循环有什么问题吗?”

信件作者“轻成一只飞燕”同样也否定了许子东的观点,她表示十分荣幸自己的观点能够通过节目将不曾被注意到的议题翻到了公众面前,”每一朵思想的浪花都在弄潮,都希望自己这波潮水能漫向更远更深处。”

有网友表示安徒生、格林童话都是成人暗黑童话,并不适合孩子阅读。也有网友表示童话需要随着时代而改变。“无情无义空心菜”认为:“与其等着旧时代童话传播真善美,为什么不能多创造适合现代孩子看的童话呢,现代童话不仅要有真善美,还要有自立自强自信自爱,像冰雪奇缘里面的姐妹,她们可以联手拯救家园,多年前的茉莉公主现在也变成了女王啊。”

故事中,小美人鱼多年苦心孤诣的守候、暗恋,换来的只是一场苦涩的悲剧。许子东在节目中提到,童话里的美好想象破灭其实也是在警告女孩子别那么相信王子。许多网友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

网友“简尔”评论道:“很多姑娘需要知道爱情的悲剧性。”网友“连琑反应”表示:“海的女儿可以讲,因为并不是教导女性为了爱情不顾一切,而正因为太惋惜海的女儿的结局,反而告诉孩子,永远不要为了一个男人失去自我,这样的故事做好引导就行了,因为她明明是个反面教材啊!”

也有不少网友表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一个人的理解都不一样,网友“眼中鱼”就表示小美人鱼始终在做自己的人生选择,他提到了原著一个细节:人鱼生活在海底,成年之后才能浮到水面看一看海底以外的世界,等到年后化为一滩泡沫永远消失。小美人鱼羡慕人类能拥有不灭的灵魂,而人鱼得到灵魂的方式就是得到一个人类的真爱。是浑浑噩噩没有灵魂毫无乐趣地度过年还是追求不灭的灵魂,小美人鱼选择追求更有意思的人生,她不觉得自己是在牺牲,而她最后也得尝所愿了。

网友“平行的世界”表示这个故事讲的是“勇敢追求爱打破不可能的勇气以及小孩子对童话世界的美好幻想”,不应该用女权的角度去解读。

“zz小源子”就表示:“只要主流教育没问题,读琼瑶都不会出问题。任何故事都有槽点,都有危机。家长的教育意义就在于此。”

要不要读经典童话,网友观点各异,无论是从现代角度的全新解读,还是对经典童话的重新剖析,这其中并没有什么标准答案,正如总导演关正文所说,人人都能明确区别的对错,并不构成真正有效的思考。面对真正的困惑,寻找自己的答案,才是所有人进行精神生活、文化消费的利益和快乐所在。因此对于家长来说,下面这位网友的话很值得借鉴,“教会孩子学会思考,分辨,选择才是关键”。

当家长有多难:重读九年义务教育补一回当差生的感觉

像“轻成一只飞燕”这位年轻妈妈一样,新一代家长们的文化水平普遍比较高,有独立思考的个性,敢于向经典说不,也敢于挑战权威。本期《见字如面》中的另一封信就是家长们对于老师权威的挑战,但有趣的是,与老师们一番博弈后,即便是曾经的学霸们也要补一回当差生的感觉,自媒体博主“格十三”在信里自我调侃说,“我们是您带过的最差的一届家长。”

这届家长到底怎么差了?“格十三”继续调侃,小孩还没抱怨,家长就经常表现出消极情绪,怨这怨那:‘这些题也太难了!’‘作业也太多了!’‘我都快成文盲了!’”

虽是嬉笑与自嘲,却都是今天家长们的真实写照。社交网络的使用,将家长与老师以及孩子的学习捆绑得更紧。家长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