癜风渠县加快农村公路建设纪实
2007年初冬季节,渠县通乡油路工程和通达、通畅工程建设陆续竣工。新建的柏油大道、高标准水泥路像舞动的银龙,盘旋在山地之间,越过高山、跨过沟壑,延伸到了村村组组,农户家门口。昔日沉寂的山村,拉运桔柑、蔬菜、猪牛的外地车辆往来穿梭。兴高采烈的农民从内心深处发出了由衷的感叹:“通途大道舞彩虹,惠民工程润民心……”这是日前在渠县农村采访时耳闻目睹的感人一幕。
延伸大动脉,打通微循环。2007年,渠县县委、县*府把农村公路建设作为“富民惠民”工程“重头戏”,下大力气,花苦功夫,打响了新一轮农村公路建设的总体战和攻坚战,谱写了一曲壮丽的大路歌。
攻坚巨力前所未有
“虽历经“十五”的大规模建设,到2006年底,渠县还有30个乡镇不通油路,163个村不通公路。”渠县交通局局长王勇一语道破渠县农村公路建设攻坚的背景。
为连通断头路,疏通瓶颈路,改造破旧路,建设经济路、资源路和老少边贫路……渠县县级财*投入2000多万元补助资金,用于启动多项农村公路建设项目。为保证工程质量,县交通局抽调46名工程技术人员,成立5个片区工作指导组,采取片区驻点,进行勘测设计、施工指导和质量监督等全面服务。各村也选派3-5名村民代表组成质量监督组,从材料的购买、核发到施工,进行现场监督,防止“豆腐渣”工程。全县工程优质率达到了90%以上。前所未有的巨大合力,换来的是摇曳枝头的攻坚硕果:2007年,全县完成县道望石路整治125公里; 完成通乡油路建设110公里,新增13个乡通油路;完成通村公路建设579.3公里,其中完成水泥路403.1公里,完成泥碎路176.2公里。由此,全县60%以上的村道实现了硬化。
合力破解“筹资难”
建设农村公路,*府投资是牵引力,也是主导力量。渠县县委、县*府决定,除中央、省、市补助资金外,县财*每年对农村公路建设给予不低于1000万元的补助资金,为农村公路建设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
建设农村公路,农民是受益者,也是建设的主力*。渠县在农村公路建设中坚持民力为主、民意为上,采取村民自愿、民主决策“四议一公布”的办法,由“为民做主”转向“让民作主”。一时间,这些契合农民意愿、保护农民利益的做法,燃起了农民筑路热情,大家纷纷从“要我修”变为“我要修”。
为了修路,在陕西城口,专门从事建筑挖掘工作的安北乡平桥村村民何*,得知家乡修公路靠乡亲们肩挑背磨。他花费近5000元,用3天3夜从城口把自己的挖掘机拖运回来,免费帮助乡亲修公路……依靠农民群众,调动农民积极性,“钱从哪儿来”问题被轻松消解。
农民共享“致富路”
无路不富,路畅业兴。畅通无阻的公路,不仅使渠县的交通环境得到极大改善,而且使农民的腰包鼓了起来,农民生活也随之提档升级。去年,该县有33个乡镇43个村启动新农村建设,不少村民改房、改水、改厕、改圈,用上了清洁水和沼气能量,在房前屋后种植花草树木,美化生活环境。有的还买回电脑装上宽带,在上学习种、养技术,发布农产品信息。
路纵横,县域特色产业借势登高。依托畅通的农村公路,渠县三板乡以大石村千亩“全国无公害甜橙基地”为基础,已引进4家“农”字号龙头企业投资近6000万元,打造“渠县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园”。而清溪场镇、望江乡、屏西乡等乡镇也以“万亩*花示范基地”为依托,正抓紧新植*花,准备将*花扩展到15万亩……
公路建设一小步,经济发展一大步。不难预见,对渠县来说,由这一轮农村公路建设攻坚带来的更多、更深影响,将随着时间推移愈加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