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患者生命的灯塔木木:通胀时代的囤积狂
美国最伟大小说之一《大亨小传》中,随和、宽容的尼克,目睹了一桩因一对夫妻不道德的行为而导致他人丧生的悲剧之后,性情大变,他写道:我现在希望全世界的人都永远在道德上保持一种立正的姿势。人类对于立正这个姿势的爱好显然永不会过时。每天翻开报纸、打开电视、街角遇到三姑六婆,大家都在忙着对别人进行批评、对人类表示绝望、对时代的道德水准痛心疾首。8月9日,英国《卫报》登出新闻,愤怒批评很多英国人道德水准低下,“据社区医生报告,这些健康人捏造猪流感症状,以骗取*府免费发放的达菲,此举可能导致私人囤积大量猪流感特效药,并使市场供应短缺”。我本来也打算跟在《卫报》后头,狐假虎威地表达一下我对英国人、绅士、传说中守法律己的文明法制社会公民,居然在道德上随便稍息的愤慨,可是之后我突然想起伟大间谍格雷厄姆格林那句名言。格林在得知另一位间谍叛逃到苏联的消息后,沉默了两秒钟,说,谁又未曾背叛过一些比祖国更重要的东西呢?想到这话我哆嗦了一下,默默地回顾往事,想到:严格要求他人在道德上保持高水准是容易的,可是,谁又一辈子没有抢购和囤积过东西呢?往事令人唏嘘,在过去短短的十来年中,中国人民在抗通胀过程中,开展过大规模抢购和囤积米面油活动,在抗非典过程中,掀起囤积板蓝根热潮,在辨别谣言与真相的斗争过程中,群众囤积了食盐与白糖,当然还不能不提的是,个别贪官们还养成了囤积情妇的爱好。这些群众和官员的道德姿势很难看,他们在抢购囤积的过程中,谁都没有高尚地抽空关心一下别的群众和别的官员在食品、健康、情妇方面可能会因此资源不足。不过我估计群众们如果碰巧读过美国最伟大的小说之一《大亨小传》,一定会忧伤地告诉尼克同志:在一个钞票或者健康没有安全感的时刻,要在道德上保持立正,太难了。不知是不是有感于“囤积达菲”新闻,著名心理分析师亚当菲利普斯最近分析了现代人为什么对“过量”充满狂热。人类越来越不能控制、无法满足自己的食欲、性欲、金钱欲,无止境地囤积金钱、食品、情妇,追逐耸人听闻的八卦,追求感官刺激,这种病态的贪婪有三个原因:一是因为内心害怕物资或者情感的短缺,害怕这些事物将失去、离开、耗尽、不能重来,那么,现在能占有多少就得占有多少。贪婪的第二个原因是他得到的并非他所要的,两个冰淇淋不能满足他,于是他决定要3个,却并没有意识到冰淇淋并非他真正所欲。最后,贪婪可以让他避免做选择,如果他什么都有,他就不用选择了,而他相信选择是痛苦的,选择意味着失去。读完亚当菲利普斯的分析后,我读到最新新闻:专家预计年底可能将通胀。听完专家的话我想起我那一票声称通胀时代最好的保值方式是买楼的熟人,于是我辗转反侧半宿:真替他们发愁,你说如果通胀了,是先去超市抢购洗衣粉呢,还是先去售楼处抢购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