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大闸蟹价史上最贵 个小价高国庆后价格回落(2)_水产品专题_产业经济
上一页 1 2
现在撑门面的主要是3两到3两半规格的公蟹以及2两半规格的母蟹,“母蟹成熟要到本月底,公蟹肉质最丰满大概要等到10月20日。”
王雪介绍,今年北京市场上的大蟹偏少,往年3两以上和以下的蟹的比例是五五开,今年只有三七开,大蟹少。老百姓吃的主要是小蟹。
大个头螃蟹稀缺
但送礼,或者饭店、商务会所等,必须有大蟹。对大蟹需求最迫切的则是那些提前卖卡卖礼券的经销商,如史团结。
螃蟹卡或者礼券被称为螃蟹“期货”,一般在中秋节前一个月开始发售。那个时候,市场上还一只大闸蟹都没有。
史团结介绍,一到中秋国庆,“几乎所有客人都是拿券来提货的,极少有人拿现金,基本都是用来送礼。”
史团结很烦,因为卡卖得太多了。“今年卖了六千张螃蟹卡”这些卡都需要三两以上大蟹,但今年大蟹稀缺。
史团结表示,现在发出去的货,基本上每张卡都在赔钱。“卖卡时,按30%的涨幅来估价,但今年涨得太多,已经超过50%了。”
产地 销量翻番,大客户田间抢货
这些卡或礼券如何定价?
史团结说,大经销商一般有自己的生产基地,每年卖卡前,要派小艇探测水面,对自己的养殖场作出评估,再根据成本、市场环境等估算出今年的价格。
体现在市场上,就是以阳澄湖大闸蟹的定价为基准。他表示今年阳澄湖螃蟹预售的价格上涨了30%左右。
目前北京能正常供货的螃蟹专卖店比往年少很多,很多门店都是亏本支撑,对之前买去提货券的客户保证原价供应,对刚来买的客户提价30%。
“卡卖出去了,如今别人来提货,不能交不出货啊?”史团结说,所以,再贵也要去收购大蟹。
蟹农坐等经销商收货
“螃蟹这段时间的行情,不是正常行情。”大闸蟹产地江苏高淳县的蟹农陈习*说,往年他自己到水产交易市场卖螃蟹。现在,只坐等客商来收螃蟹。全国各地经销商蜂拥而至,八成都是外来客商,将近一半来自北京。
“来收螃蟹的老板都很有钱。”陈习*说,他们大都来自上海、北京等大城市,财大气粗,3两以上重量的大螃蟹有多少要多少。
“今年螃蟹还没成熟呢,壳还没长硬,还有很少一部分蟹需要再蜕一次壳。”陈习*说,4两重规格的公蟹、3两重规格的母蟹本来是大闸蟹中的“标准”蟹,蟹农们一般都以这个规格来对外报价,但今年天公不作美,螃蟹生长速度比往年慢了近十天。
“国庆节临近,北京、上海等地的需求量都很大,这几天的收购价一直往上走,有时候上午、下午的价格都不一样。”高淳县青松水产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邢青松说,他做了这么多年的螃蟹生意,今年是接到大单最多的一年,很多北京的客户来要货,张口就要三五万元,还有要十几万元的。
专门从事螃蟹外运的启明农副产品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启明也表示,今年销往北京、天津、沈阳等北方市场的螃蟹比去年翻了一倍。
走势 产量增加,国庆后价格回落
“大闸蟹的价格现在应该是涨到头了,再往上涨,一般饭店接受不了,我们也接受不了。”经销商王雪说。
她认为,至国庆节前,螃蟹价格将继续保持目前的价位,大规格蟹有进一步走高的可能。
不过,随着天气逐渐转凉,蟹农陈习*家10亩水塘内螃蟹上岸的数量越来越多,从原先的一夜7、8斤,已经增长到一夜近50斤。
高淳县水产局局长陈贤明分析,国庆节后大闸蟹价格才能稳定下来。因为外省螃蟹将开始上市,江苏本地螃蟹上市数量也会明显增加,加上双节已过,螃蟹价格应该有新一轮调整,预计大规格蟹价格会持续保持高价位,通货价格会明显下降。
- 涨价原因分析
经销商 三大原因致货少价涨
王雪等大闸蟹的经销商们认为货源紧张是大闸蟹价格疯涨的原因。
造成货源紧张的原因:一个是今年旺季提前了,去年中秋节是10月3号,今年是9月22日,提前了10天。这导致螃蟹生长的时间不够,未完全成熟,货源减少。
第二是上半年南方大雨和洪水冲走了一部分,大约损失了40%,剩余60%。
三是今年南方雨水多,水位太高,日照的时间太短,螃蟹太嫩了,不够成熟,上市的数量减少。
对这些原因,北京经销商们都心知肚明,尤其是专卖大闸蟹的商户,能不能拿到足够多的货?王雪说,所以大家都去产地抢货,价格一步一步抬起来了。
养蟹农 极端气候致产量走低
与北京经销商的焦虑相反,大闸蟹产地江苏高淳县的农户陈习*现在非常高兴。
陈习*家有10亩水塘,从9月12日开始,陆续有螃蟹往上爬,“其实就是一张张钞票在往上爬。”
据高淳县水产批发市场信息中心统计,今年,高淳固城湖螃蟹价格总体趋势是大规格蟹(公蟹重4两 母蟹重3两以上)涨价幅度明显,通货(公蟹3两母蟹2两)价格稳中有升,涨幅较去年同期增加20%-70%。
“今年固城湖螃蟹的价格是高淳历史上的最高价!”高淳县青松水产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邢青松说,今年他们这里的螃蟹几乎是一天一个价。
高淳县水产局局长陈贤明分析,螃蟹价格较去年增幅较大,主要有三个成因,一是螃蟹养殖成本增加,今年成本较去年增加近15%;二是由于四月份螃蟹第二次蜕壳时,受低温影响,螃蟹伤亡较大;三是今年7-9月持续高温,平均气温近十年来最高,对螃蟹生长影响较大。9月的大暴雨也造成一定的伤亡。
因此,真正能捕捞,抢早上市的螃蟹数量也就非常有限,导致固城湖螃蟹供不应求。
- 背景
大闸蟹一生“换装四五次”
大闸蟹是河蟹的一种,学名中华绒螯蟹。我国北起辽河南至珠江,漫长的海岸线上广泛分布,其中以长江水系产量最大,口感最鲜美。过去大闸蟹在长江口近海产苗,长成幼蟹后,逆长江洄游,生长在长江下游一带的湖河港汊中。
北京市水产技术推广站书记殷守仁介绍,大闸蟹两年养成,第一年长成扣子大小,第二年才能变成商品蟹,要脱4到5次皮,刚开始是软皮,最后才变成硬皮。一般来说,中秋时节,正好是它最后一次脱壳,也成熟了,这时的螃蟹*多肉满,口感最好。
理论上,中华绒螯蟹可以在全国养殖,这两年,全国各地包括*都在养,北京也在通州、延庆养,但达不到长江系的品质。
目前在北京市场上销售的大闸蟹90%以上均为人工养殖。(本报 林文龙)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