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心菜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华商报父母买单推高房价之辩j5v14vmq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愈白癜风的医院哪里最好

华商报:“父母买单推高房价”之辩


漫画/张永文继“丈母娘需求推高房价”后,又一名专家对房价居高不下提出了新观点。17日,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表示,两个青年结婚买房,是双方父母掏钱,甚至双方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都会掏钱。这种为独生子女购买婚房的“第三方买单”现象,扭曲了房屋的市场价格。(10月19日《第一财经》)建议评选“中国房价十大雷人语录”殷国安:最近几年,关于房价的议论特别多,我们也听到了许多雷人的语录。因此,我有一个建议,开展一次“中国房价十大雷人语录”的评选活动,这不仅为了记录过去,而且也可以警示未来。我先“抛砖引玉”几条:北京中坤投资集团董事长*怒波自曝,房地产业资金利润率最高可达200%%;北京华远集团董事长任志强称“中国人太有钱了,房子太便宜了”;房地产营销人戴欣明称:房价太低,勤劳的人都会变成懒汉;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惊呼:“房价下跌最大受害者是老百姓”;地产商冯仑说“未婚女青年推高房价”;中国房地产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顾云昌认为房价上涨,是因为“丈母娘需求”……我先推荐这几条,欢迎各地*府、房地产商、购房户、媒体和老百姓广泛参与,积极提名。应该注意的是,我们评选的标准不是谁说得正确,而是看谁的说法更雷人。评选活动建议由住建部主持,从全国邀请评委。为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是否可以实行有奖推荐?最后在央视举办颁奖晚会。本人愿意先组织筹备班子。“父母买单推高房价”何错之有?晏扬:在这个专家不被信任的年代,似乎每个人都比专家高明,见到专家的意见便不问青红皂白地反对已经成为一种时髦,而很少有人冷静分析专家所言是否有道理。姚景源作为国家统计局的总经济师,不可能不知道土地财*、房产商暴利以及行业腐败等问题,只不过,他的演讲并没有面面俱到而已,只是重点谈到了需求对于房价的助推作用,并分析了需求巨大的一个重要原因——— 很多人买房由父母买单。这种分析,是有事实依据的,也是合乎逻辑的,有什么错呢?房价畸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姚经济师提到了一方面,你可以认为他说得不够全面,却不能认为他说得没有道理。况且,姚经济师是在批评房价畸高时作上述分析的,他说:“在美国,普通人五年左右的收入就可以买一套房子,可中国一年收入也就只能买几平方米。”可惜愤怒的批评者已经没兴趣对这些话作全面而冷静的分析。难道陶建国有29个爹妈?周明华:之所以友称此系荒唐逻辑,在于姚景源的这一简单推断的过程“因果倒置”。高房价是父母掏钱之因,并非“啃老”是高房价之因。恕我戏言,不久前被查处的原上海浦东外高桥规划建设处处长陶建国,就有29套房,我们是不是主观地认为这个受贿1379万的巨贪有29个爹妈呢?而中石油给处级以上干部团购房子,难道我们能将这些官员看作中石化领导的儿女?让人忧虑的是,一些专家和官员居然还能对虚高房价打起太极,施出各种转移调控视线的烟幕弹。甚至还有一些地方官员和权威专家,不顾一切地挽起衣袖,纵身跳入房市利益的泥沼中。不是去高喊“买房就是爱国”,就是去做房产商的售楼小姐。这样的行*错位与权威声音的“变调”,对尽快让房价回归公民能承受的合理价位很不利。当前需要公共监管者及时出手,树立科学发展观,尽快脱离被房地产绑架中国经济的*策羁绊,用法律法规机制保障将资本多向实体经济倾斜。最终让真正需要住房的百姓,在理性和平实的房市上去自由逛市。别把板子打在父母身上吴江:不错,假如买房行为全是买房人自掏腰包,假如年轻人结婚不必非要以有房为前提,而是可以选择理性的租房,等有了积蓄之后再买房,当下的住房供求关系的确可能一定程度上得到逆转,无人接盘的房价应声而落,也并非全无可能。不过,把高房价的主要原因全部归咎于父母长辈的出手相助,却多少有混淆视听,甚至因果倒置的嫌疑。真实的情形其实是,与其说父母长辈们心甘情愿把自己的养老钱砸入房市,毋宁说是面对畸高房价下的无奈之举。更何况,既然连专家都预测楼市还要再火几十年,房价还将继续翻倍,仅凭年轻人的微薄薪资,恐怕难免要越积蓄越买不起房。假如到了那个时候,父母长辈即便拿出毕生积蓄,也是杯水车薪。事实上,如今房地产市场上涌动的其实更多是投资甚至投机需求,与这些需求相比,父母长辈的养老钱其实更可以忽略不计。此时此刻,把房价上涨的板子打在“父母为子女买房”上,倒更像是有意无意地在遮蔽房价上涨的真相。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