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心菜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错价门呼吁理性消费购环境建设为根本h0uxikuw [复制链接]

1#

“错价门”呼吁理性消费 购环境建设为根本


作者:墨言最近,一家著名的购商家闹出了好几起 低价纠纷 。在该商家的页上,原价数百上千元的商品,标价一度低到难以置信,一时间涌来大量用户购买,商家发现不对赶紧撤销了订单,引来了诸多不满。商家表示,问题来源于内部标价操作失误。显然,这种解释无法让失落的消费者满意。事件发生没几天,各大媒体对此已有不少评论。然而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人在某站的 维权 动员下以受害者身份大声疾呼,想让事件涉及的消费者全部起诉商家,目的是 让这种无良商家破产 ,这种声音还得到不少民和一些媒体的支持。笔者以为,如果这样的言论声势太强,多少有失偏颇。有人说,商家就是想用这种行为来赚眼球、搞促销,这种说法显然站不住脚。促销的目的在于赢得顾客关注,进而长期购买该品牌的产品。可以想见,没有任何商家会低能到想用 得罪顾客 的办法去赢得顾客。关于商家这样做的原因,最有可能的解释是:问题导致的损失过于巨大,两害相权,不得不选择了 食言 的下策。其实, 错价 并非首次出现,也不是什么中国特色。很多国内外响当当的大品牌都遇到过错误标价风波。全球IT直销行业巨头戴尔,从2001年到2008年,曾先后四次将笔记本、硬盘、服务器和显示器等各种产品标错低价,引发多次订购狂潮。在相关的法律诉讼中,一部分受理法院裁定戴尔需要按低价完成交易,而另有法院裁定戴尔无需执行交易。蓝色巨人IBM也曾在2003、2004年两次将电脑和光驱产品标错低价。IBM在其中的一次事件中照低价出售了产品,而在另一次里则拒绝了交易。有趣的是,从IBM手中接过全球PC销售业务之后,中国著名品牌联想也出现过同样的差错:联想美国站把高端笔记本T61型标价为224美元,引得不少中国消费者到处借用美国同学、亲戚的信用卡及家庭地址订购该电脑。日本Yahoo线上销售频道也曾把一款原价11万日元的电脑,标价成2700多日元,结果营销该电脑的公司一天内收到100万个订单。该公司与Yahoo日本都推说是对方的责任,同时表明自己不会对事件负责。在国内,错价事件也绝非第一次。京东商城、卓越亚马逊也都曾经历过 错价 的困扰。卓越曾把标价4000多元的图书标价为25元,最终产生的大量订单都告取消。而在另外一次事故中,卓越把599元的硬盘标价为118元,也引起了大致相同的反应和结果。这么看,不少涉及电子商务交易的大商家都曾被 标错低价 的问题绊倒,而它们处理的方法也各有不同。那么,法律上究竟对这样的问题是怎样规定的呢?早前有媒体就此问题采访过广东胜伦律师事务所的律师孟庆国。孟律师表示,对于价格标错情况,消费者可以要求商家继续履行原订单。但如果价钱相差太悬殊,卖方也可以申请撤销合同,只要原合同中没有设定销售期限。国内知名的律师斯伟江也表示,法律允许将错价商品恢复正常价格,因为错价合同本身是在 存在重大误解 的前提下签订的,不应算作商家单方面取消,即使商品已经发出,如果商家想要追回,法律会予以支持。按照《合同法》第15条的规定,针对不特定人出示价签等行为属于 要约邀请 。而所谓合同的订立是需要针对特定人的 要约 。二者存在重要不同。 要约 构成合同, 要约邀请 不构成。而在涉及这次风波的站首页上, 交易条款 中的第一款就写到:价目表和声明并不构成要约。其实,道理很简单:ATM机故障吐钞,银行可以起诉擅自拿走的取款人;购出现故障标价,即便社会观感不佳,也并不能阻止商家做出修正。我国《民法通则》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都规定了关于 显失公平 的条款。 显失公平 是指 当事人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极不对等,经济利益上不平衡 。而相关的详细认定标准进一步指出, 一方获得的利益超过了法律所允许的限度,如标的物的价款显然大大超出了市场上同类物品的价格或同类劳务的报酬标准等 ,就属于显失公平。大批1元的名牌鞋、55元的千元书之类订单,显然符合这一认定。商人的正当行为是将本逐利。把大量商品卖到不合理的便宜程度,这种现象显然不正常。然而看到这种不正常,少部分人的反应并不是疑惑,而是趁机哄抢,成批购买。一下购买几十双卖1元的高价鞋,与其说这种行为是消费,不如说是 企图不当获利 。平心而论,这样有意去谋不当之利,反而比商家企图挽回无心之失的举动,更值得深思。总而言之,这次事件不可否认是企业自身失职导致的结果。而大多数友的气愤和不满其实也来自于对该商家的信任,哪怕少部分过于激烈的友表态,本质上也只是一种情绪宣泄。这种气愤不满或激烈情绪,即便商家针对几次错价全都给出了相应补偿,也不可能很快消除。然而,情绪毕竟只是情绪,从本质上讲, 消灭 一家或几家出问题的商家既无助于购行业,也不可能杜绝问题在将来重复出现。只有相关方的情绪回归冷静,平和客观地携手探讨问题根源,才能真正找到问题的解决之道。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