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能与湖南相提并论的米粉大省,非广西莫数。
全民吃粉,搬个板凳街边就能粉起来!
一碗米粉能幻化出无数种形态。
据当地人不完全统计,广西米粉种类多达40+。
可汤可炒可干捞,有圆有扁,还有摊成粉皮,包裹豆角肉末等配菜,卷成软乎乎的胖卷:
甚至搓成了虫子的模样,名字也叫「粉虫」哈哈哈:
热油爆香辣椒和酸笋,加骨汤烫熟近十种内脏,现煮一碗酸辣鲜香:
剖一整只烤鸭,取肚中卤水做调味酱料,浇在米粉上,嗦起来有浓浓鸭肉香:
炒粉要用猛火,吃到最后一口都有极浓的锅气:
我们来到广西省会,南宁
认认真真吃了5天米粉
探究广西米粉到底有多好吃
老友粉
酸笋、辣椒、黑豆豉,猛火现煮
一碗治愈南宁人身心和灵*的粉
老友粉之于南宁,就好比热干面之于武汉,是当地的文化名片,也是从胃熨帖到心的家乡味道。
据说是源于以前某位南宁人,用豆豉辣椒酸笋爆香后煮面,送给感冒的朋友吃,朋友吃得酣畅淋漓,发汗后就痊愈了,所以这碗粉被取名为「老友粉」。
调味主要靠酸笋、辣椒和黑豆豉,给米粉定下了酸爽鲜辣的基本味型,汤头橙*浓郁,带着淡淡的发酵香气。
带着米粉多喝几口,整个身子爽到通透。
南宁人喜欢往里面扔处理干净的新鲜内脏,比如猪肝、肠头。
在生熟的临界点争分夺秒,香气还未消散,就送到食客前。肉嫩粉滑,才是一碗老友粉最完美的状态。
更喜欢吃猪肠,咀嚼间挤压出来的脂肪,像奶油一样细腻。
有时候也会提供炸猪皮,热煮后还保留Q弹的口感。
汤汁不要浪费,用油条浸着吃是绝配:
老友炒粉虫
把粉搓成条,猛火爆炒
吃到最后一口都有锅气
除开常见的圆粉扁粉,南宁人还把米粉做成了两头尖中间粗的形状,加酸笋、豆豉和辣椒爆炒,做成老友炒粉虫。
油亮亮的,香气扑鼻。
是米浆蒸熟揉成团后,取小团在簸箕背部揉搓成细细长长的条状,就像一只虫子,当地人也叫「粉虫」:
模样有点像四川的凉虾,但个头更大,口感也很有嚼劲。
粉虫口感柔软而弹牙,比吃普通的米粉更有嚼劲,酸笋经过高温炒制后香气更甚,和粉虫一起塞进嘴里,又脆又弹,越吃越开胃。
果然老友味配什么都很棒啊啊啊!
这里不得不提及下南宁人的灶台,用几乎要烧到天花板的猛火来炒,怎么会不好吃。
王刚师傅看到估计会很欣慰吧!
所以只是简单的炒粉,不加任何肉和蛋,也足够好吃
米粉表面干干的,带起里面的小料,在嘴里却很润,香且入味,冒着爆炒过的热气,有路边大排档的灵*。
吃到最后一口都有极香的锅气。
顺便在附近打一碗黑凉粉,清甜,有淡淡的青草香气,好解暑~
卷筒粉
明明都是不起眼的食材
用柔软弹脆的粉皮卷一卷,好吃到发光
卷筒粉,此次行程中最便宜的米粉,夹的都是平民小料,偏偏好吃得出奇。
像广东肠粉,也有点像越南卷粉。
现蒸的粉皮,抹上提前炒好的豆角、玉米、肉末等小料,卷成胖嘟嘟的大卷,非常软乎
粉皮柔软滑顺,有些许韧劲,提起来还舍不得断开:
咬到底却是脆弹。
点最多的夹馅是豆角+肉末,提前用宽油炒制过,配粉皮一起吃,脆脆甜甜,充满油脂的香气,明明都是不起眼的食材怎么搭在一起吃就这么令人幸福啊啊啊啊啊
一口咬下去,口感和滋味极其丰富,满足感达到顶峰!
一定要撒花生碎,口感和香气能跨三个台阶!
烧鸭粉
藏在烧鸭肚子里的卤汁
浇在米粉上,鲜啊~
用烧鸭卤汁调味的米粉,上面盖了一只皮脆肉嫩的大鸭腿,谁会对这一碗不心动呢~
当天现烤的鸭子,用刀化开肚皮,卤汁汩汩流出,然后直接淋在粉上,我的妈呀,简直是这碗粉最高光的时刻!
香气勾得我实在走不动道。
斩一只鸭腿,耳边都是刀口斩断脆皮的咔呲咔呲声。
抢到绝对是运气。
皮肉已经完全分离,稍用力就能揭下来,和米粉一起嗦进嘴里,都是鸭油的香气。
鸭肉看着厚实,实际里面吸足了卤汁,在汤里多泡一会儿,连粉都有肉味儿。
啃到最后的骨头都是香的。
骨汤打底,混合烧鸭汁,和着米粉一起入口,清爽中更带鲜甜,丝毫吃不出肥腻和鸭腥,呼噜呼噜下肚,吃得人意犹未尽。
叉烧干捞粉瓦煲粉
拥有新鲜蔬果的清亮和酸甜
充满了对夏天的敬意
此行最喜欢的两碗米粉,一汤一拌,清爽、开胃,怎么吃怎么爽!
一碗是叉烧干捞粉,更像是酸甜版本的凉皮,但咸和甜都平衡得刚好,浓淡相宜,适合开瓶啤酒吹着小风吃~
最令人惊喜的是调味,有番茄丁、糖醋拌*瓜和炸得酥酥的*豆:
看着是清清淡淡一碗,实际极有滋味。
叉烧薄得切,冷吃也不油腻:
吃到一半,加了点店里的酸笋和酸辣椒,味道瞬间升华。
发酵的酸和新鲜蔬菜的酸,互相成就,搭配酱汁的清甜,感觉空中在放带凉气的烟火,解暑又够劲儿,太好吃了!!!
另外一碗虽然是现煮的粉煲:
甚至端过来时还冒着滚烫的气泡:
但吃完好似毛孔都被打开,通体舒泰。
即使加了各种猪杂,汤头也非常之清爽甘甜,犹如给早晨还没清醒的人一剂活力素。
点睛之笔是加了西红柿,和老板自制的酸辣椒。
肉提前用柠檬酱腌制的,煮出来不老,而且爽口。
敲个鸡蛋进去,吃到嘴里还在流心。
反正就是一碗从粉到汤都能干完的煲!
作为广西首府
南宁集齐了整个广西好吃的米粉
家喻户晓的柳州螺蛳粉,汤头看着红彤彤一片,实际喝起来是清爽派,偏甜。
配菜很有意思,除了常见的酸笋,居然有腌制过的空心菜梗,而且螺蛳还能自助!
正宗的螺蛳粉里是没有螺蛳肉的,为了满足大家想吃螺蛳的心,老板也是费尽心思。
米粉也是爽滑柔韧的口感,嗦起来非常得劲儿。
我们也吃到了很优秀的桂林米粉。
一进店就能看到阿姨在切卤味:
点了碗最能考验水准的干捞粉。
拌均后整体偏干,拌起来有点阻力,但每一根粉都特别入味。
凑近,还能看到卤水料的细小颗粒,
呲溜一下,就吸进了嘴里!
最后以一碗骨汤收尾,完美~
还有玉林牛巴粉:
跟着当地朋友在菜市场转悠吃到的。
特色是这个牛巴浇头,用牛臀肉晒制成牛肉干后,加各种香料炖煮,作为浇头盖在米粉上,汤底也是用牛骨熬的。
吃起来湿润有嚼劲,有一点甜甜的余味,虽然只是和米粉简单拌一拌,但肉香非常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