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白癜风对陈光标“高调”慈善的反思
陈光标进入公众视线大概是在汶川地震之时。此前他也一直致力于慈善,但没有形成全国性舆论影响。此后他再也没有淡出过,慈善事业越做越大,越做越奇。既有大批民追捧与肯定,也有不少民质疑与反对。
汶川地震发生后两个小时,陈光标便从武汉和安徽调集60辆的工程车,带领120多人的救灾队伍日夜兼程向灾区进发。这支队伍,几乎与*队同时抵达了灾区,成为自发抗灾抵达地震灾区的首支民间队伍。从此,那个身穿*绿,一脸沧桑,干劲十足的陈光标于我内心深处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也许在并不完全了解一个人的时候评论他有失偏颇,甚至是愚蠢的行为,但我还是想发表一下自己的想法。
“活在人们尊重中的慈善家,比孤独死在存折单上的守财奴光荣、伟大”这句掷地有声的话语我相信不是每一个所谓的企业家能够说出来的,就算说出来,能够身体力行不惧世俗的压力坚持下来的人有几个?恐怕全中国屈指可数吧。
“财富如水,如果你有一杯水,你可以独自享用;如果你有一桶水,可以存放家中;但如果你有一条河,就要学会与他人分享。你说我沽名钓誉也好,贪图名誉也罢,我都认了”。面对公众的质疑甚至攻讦,他依然是泰然处之。褒奖谩骂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此种境界也只有一个自小历经磨难,依然不屈不挠的勇士内心那种为国为民的强大信念能够解释。从他身上,看到了中国一些企业家的良心,看到了这个喧嚣浮躁时代极度稀缺但又不可或缺的人心。
也许大多数人都不会理解甚至不会相信,一个豪捐几十亿元的企业家自己的弟弟当保安,妹妹当洗碗工。说到这估计又得有人“上纲上线”了,一个连自己亲人都不爱的人还谈什么慈善义举?他在《给友的一封信》里做了很真诚的解答:我的弟弟妹妹文化程度不高,都是小学文化。我也曾经三次创造机会让他们到我们公司工作,但后来由于受文化水平限制,他们不能适应企业发展要求,先后又离开了。我也犹豫过,是继续让弟弟妹妹留在公司养着他们,还是让他们到社会上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最后,他们出去找到了自食其力的工作,我觉得他们当保安和洗碗工,做对社会有益的事,不丢人,非常光荣!
“高调“慈善的背后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执着信念,背负着多少舆论正面及负面的压力期许。古语常说:杀君马者道旁儿!“捧杀”丝毫不逊于“宰杀”。现在的他正事钢丝上的舞者,不能有丝毫分心懈怠,否则等待他的就是在这个过分苛责“完人”的浮躁空气中的炙烤。围观的看客或许有曾经的崇拜者也有昔日的反对者。“高调”是一种方式,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为人处世方式的权利。难道这个社会连这种正义的“高调”都容不下去?麻木的社会真的需要某些“高调”的刺激,至少那一群靠剥削压榨剩余劳动力的资本家们该好好反省了。难道堂堂的社会主义集体价值观熏陶出来的企业家们还不如喝资本主义奶水长大的巴菲特,比尔盖茨?期望不是,但我看到的比这好不到哪去。
陈光标的“高调”慈善是孤独的。是草原上的星火,是大海中的航标,是天空中的辰星,给人力量,给人希望,给人方向。陈光标的“高调”也是弱小的,一个陈光标终究比不上一步完善的《慈善法》,一个陈光标抵不过一群为国家真诚服务的志士,一个陈光标顶不起一个民族的责任良心……
所以,我们投以陈光标的可以是理解、支持,他毕竟用自己的方式改变了这个国家某些面貌,用自己的言行兑现了常人难以的兑现的诺言。
在云南盈江地震灾区的照片被友指责为“暴力慈善”,而他回应:当前中国慈善事业的大发展必须要用“暴力慈善”去推动。
砸奔驰车,开演唱会,低价卖房,赠自行车,拍雷锋照,献血植树,开售空气,赔车事件,保钓广告……我们看到了一个热血男儿的愤怒与担当,看到了一个中国公民的使命与责任;但我们也看到了某些“炒作”、“高调”与不理性,但这不会影响历史对其公正的评判。
我迫切的期待中国能出一批陈光标,但我更希望中国出一个完善的机制体制,出一部《慈善法》。少一点红十字会的丑行,多一点透明公正。
陈光标只是一束摇旗呐喊的星火,只是一部“行为发动机”的点火者。未来的世界是“星火燎原”还是“冰天雪地、寒风肃起”,取决于是“前赴后继,薪火相传”还是“临渊羡鱼,观天坐井”。
标哥,你是勇士,也是凡人。愿你一直走下去,不惧风浪,不偏不倚!
相关美文阅读:·雷锋精神的核心是什么?——兼论道德滑坡的成因和对策·“标哥”秀“钱墙”值得称道·赠陈光标-七律·期望陈光标“裸捐”能够产生一种“效应”·两种不同的捐献·标哥,不愧为真标杆哥们·陈光标这个杀人恶魔的奇谈怪论·我想和中国富豪们谈谈·向陈光标致敬!·高调善事也应低调做·把官员放进笼子里·高调慈善也可敬·记住陈光标这个名字·陈光标的“三心”·陈光标为43位被砸日系车主换车